新一代日志审计系统

2021-03-15 iotict01

基于公司多年经验推出的基于大数据架构的新一代日志审计系统,针对客户部署的神行者路由流控设备实现日志数据的高效采集、统一管理、集中存储、统计分析。

日志审计


日志审计系统的核心能力就是对审计数据源的日志采集。对于审计人员而言,采集日志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审计数据源分散、日志类型多样、日志量大。为此,金盾日志审计系统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充分适应用户实际网络环境的运行情况,采集用户网络中分散在各个位置的各种厂商、各种类型的海量日志。同时,通过针对链路和资产(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应用及数据库)不间断的连接检查和完整性检查,可确保平台接收到所有数据,并对传输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消除无关数据,合并重复的资产日志,确保资产数据的全面收集。

日志审计系统对收集的各种日志进行范式化处理,将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日志转换成统一的描述形式。审计人员不必再去熟悉不同厂商不同的日志信息,从而大大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金盾日志审计系统将原始日志都原封不同的保存了下来,以备调查取证之用。审计员也可以直接对原始日志进行模糊查询。

如针对排名、分布、趋势和相似性分析,提供IP 轨迹、TOP域名、应用流量流向图、URL 地图、TOP 用户、连接可视化分析和DNS 可视化分析等为代表的分析工具,并可协助政企单位/运营商高效统一管理网络日志并为安全事件的事后取证提供依据。

系统采用漏洞扫描、配置脆弱性发现、威胁分析计算于一体的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态势预测技术,依据国际、国内相关的信息安全标准制定风险管理模型,不仅可向用户提供动态、实时的风险评估以及多视角、多视图的企业风险与安全态势可视化展示,还可根据灵活的响应方式和专家系统建议指导用户采取有效、及时、恰当的防护手段,为企业实现闭环的、持续改进的风险管理提供有效保证。

能够呈现信息资产实时监控状态、业务分析状态、地址/热点/威胁/攻击态势情况、日志信息的统计与报表、知识库、海量日志的存储与快速检索以及平台的管理。通过各种事件的归一化处理,实现高性能的海量事件存储和检索优化功能,提供高速的事件检索能力、事后的合规性统计分析处理,可对数据进行二次挖掘分析。

系统提供的报表分析引擎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对网管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及工单处理数据进行全方位细粒度的分析,包括实时分析、历史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以及趋势分析,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系统内置的报表编辑器定义各类报表。

日志审计系统能够实现全维度、跨设备、细粒度关联分析,内置众多的关联规则,支持网络安全攻防检测、合规性检测,客户可轻松实现各资产间的关联分析,根据已知的情景作出预防响应,防患于未然。

配置核查目的是保障业务系统的安全,为了避免人为疏忽或错误,或使用默认的安全配置,给业务系统安全造成风险。采取必要的配置核查措施,使业务系统达到相对的安全指标要求。金盾日志审计系统可对资产进行安全配置核查,对不符合安全性配置及时作出预警和改进建议。

日志审计系统可以对安全域中的所有资产进行脆弱性监视,方便用户随时掌握各资产的脆弱性状态,通过实时扫描或者第三方导入报告进行风险三维关联分析。





1、系统基于SOA架构设计 丨 系统采用B/S管理模式

2、系统由8个子系统构成

日志采集丨日志处理丨日志管理丨事件监测

日志存储丨统计分析丨告警响应丨系统管理

3、各子系统相互耦合+协作 丨 同时保证整个系统稳定+高效





政策背景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三)项: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第五十九条之规定,决定给予该公司警告处罚,并责令限期十五日内进行整改。

自2007年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实施至今,已从等保1.0时代进入等保2.0时代,再加之201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中国的网络安全发生了突破性进展,不仅体系发生了大升级,而且网络安全标准也从制度上升为法律,变得空前重要。这套制度标准的实施为信息系统安全开辟了一条可落地可操作的道路,不仅为各信息系统提供体系化的指导,根据各自责任落实相应技术措施;同时为落实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明确法律法规要求,让安全工作有法可依;还致力于落实保障个人信息、资金等安全,为个人隐私提供保护伞。


住控-WiFi智能开关面板